">
在郑商所苹果期货上市首日签约运作的全国首单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运作,投保方(果农)选择提前结项。2月8日,陕西省宜君县彭镇武家塬村的26户投保贫困农户获得合计9.4万元理赔款,每吨苹果规避了940元的价格下跌风险。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该“保险+期货”项目由华信期货和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联合开展,共计为20万斤苹果提供价格保障。该项目的目标价格为8600元/吨,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的情况下,投保果农能够获得差价赔偿。为实施精准扶贫,华信期货全额补贴了该项目的6万余元保费。另外,该项目还得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郑商所、河南证监局和陕西证监局等的大力支持。
苹果期货自2017年12月22日上市后,期价经历短暂冲高后逐步下滑。目前,苹果市场已进入春节备货期,但产区出货速度慢于往年,市场出现看跌预期。
在上述苹果“保险+期货”项目中,投保贫困农户使用华信期货的补贴向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购买苹果价格保险;后者通过向华信期货的风险管理公司上海华信物产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信物产)购买苹果看跌期权,转移价格风险;华信物产则通过复制期权的方式将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中去。由于该“保险+期货”项目采用美式期权设计,在2018年3月9日到期前,投保农户可以随时选择行权,这种机制给了投保方较大的自主权。2018年1月19日,投保农户选择以7660元/吨的价格结算,规避了940元/吨的苹果价格下跌风险。
“投了价格保险就像吃了颗定心丸,种的苹果也不怕卖不上价了,我们可以更放心地管理好自己的果园,保证苹果的质量。”2月8日,在宜君县彭镇举行的理赔仪式上,一位投保农户如是说。
据了解,郑商所苹果期货是全球首个鲜果期货。在国内,由于苹果种植是众多贫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作为市场避险工具的苹果期货又被称为“扶贫果”。此次全国首单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的顺利赔付,一方面意味着“扶贫果”在上市后不久便已开始发挥市场功能,另一方面,也为期货、保险机构积极探索利用苹果期货服务广大果农和产业链企业树立了标杆,落实了“中央一号文件”相关要求,并成为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
华信期货相关负责人在当日的理赔仪式上表示,2018年,华信期货将在“保险+期货”、场外期权等业务上进一步实现专业化经营,同时将积极响应证监会、中期协的部署,加大专业扶贫、精准扶贫的力度。在价格保险日益普及的基础上,公司将推动更多农产品收入保险以及“订单农业+保险+期货”等项目的落地,帮助农民和相关实体企业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和抗风险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助力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