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章节习题(第七章)

2020-6-5 来源:互联网

第七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考试内容:掌握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社会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章节习题(第七章)

(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

考试内容:掌握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社会主义再生产不同类型的涵义。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应当把扩大再生产的立足点转移到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

【例题·单选题】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是( )。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内涵扩大再生产

D.外延扩大再生产

[答案]A

二、社会主义的产业结构

(一)产业结构的内涵及其划分

考试内容:熟悉产业的划分和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及产业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

经常采用的产业分类方法有:

1.两大部类分类法

即把整个社会生产归纳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2.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二、三产业

第一产业:用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着的劳动对象进行生产的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一步加工的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不生产物质产品而只提供服务的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包括流通部门(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等)和服务部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旅游业、技术和信息服务业等)

3.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即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例题 1·多选题】(2008 年)对产业进行分类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

A.投资规模分类法

B.两大部类分类法

C.消费结构分类法

D.三次产业分类法

E.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答案]BDE

【例题 2·单选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第一产业是指( )。

A.农业

B.农业和工业

C.工业

D.服务业

[答案]A

【例题 3·多选题】(2005 年试题)按三次产业分类法,以下各产业部门中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A 采掘工业

B.建筑业

C.房地产业

D.交通运输业

E.邮电通讯业

[答案]AB

【例题 4·单选题】(2003 年)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三次产业是指( )。

A.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

B.不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部门

C.不生产物质产品只提供服务的部门

D.水产、捕猎、牧业等部门

[答案]C

【例题 5·单选题】(2007、2008 年)将产业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依据是产业( )。

A.规模

B.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

C.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D.内部组织结构

[答案]B

(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考试内容:掌握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1.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技术资源二大类,自然资源分为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四种类型。科学技术越发达,产业结构受自然资源结构的约束度越小。

3.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4.科学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5.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6.产业间的关联方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例题·多选题】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 )。

A.消费结构

B.生产要素密集程度

C.资源结构

D.投资结构

E.科学技术

[答案]ACDE

(三)产业结构的优化

考试内容:掌握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和途径。

1.概念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间建立起最佳的结构和最优的比例关系。

2.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短期目标——实现产业结构的运行均衡;长期目标——实现产业结构高度优化。

3.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途径

①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调整。

②选准主导产业,培育战略产业,强化基础产业

在产业结构中,根据各种产业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可以区分为: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基础产业和一般产业(熟悉其定义)。我国目前的主导产业:建筑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战略产业:生物技术、高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基础产业:农业、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及交通、通讯、服务、科技、教育等产业。

【例题 1·单选题】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的产业是( )。

A.战略产业

B.基础产业

C.主导产业

D.高科技产业

[答案]C

【例题 2·单选题】反映世界新技术革命成果,能在将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的产业是( )。

A.战略产业

B.基础产业

C.主导产业

D.高科技产业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考试内容:熟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的基本概念,熟悉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主要方式。

1.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实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国民生产总值(GNP):又称为国民总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含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在本国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含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国民生产总值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地域为统计标准。

GNP=GDP+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收入-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收入=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GDP=GNP-国外净要素收入

【例题·单选题】(2006 年试题)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 )。

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

[答案]B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成员中进行的。

(1)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分为三部分:税金或利润(上交国家)、企业基金(企业自留)、工资(企业职工)

(2)集体所有制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分为四部分:税金(上交国家)、合作事业基金(上缴集资单位或主管部门)、企业基金(企业自留)、工资(企业职工)

(3)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分为三部分:税金(上交国家),公积金、公益金(集体提留),个人收入(农民)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生产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三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

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通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称为派生收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1)进行再分配的原因:

①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和支付这些部门的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需要。

②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家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③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④建立社会后备基金,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

【例题·多选题】(2003、2004 年)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必须进行再分配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B.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C.满足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D.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E.建立社会后备基金

[答案]ABDE

(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①国家财政收支。

②银行信贷,信贷作为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手段,有两个方面:一是存贷款活动本身,二是差别利率。

③劳务费用的支付

④价格体系。

【例题 1·多选题】(2003、2004 年)下列各项中,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的是( )。

A.价格体系

B.国家财政收支

C.工业企业向职工发放奖金

D.银行信贷

E.服务行业的企业支付职工工资

[答案]ABDE

【例题 2·多选题】(2007 年)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的有( )。

A.生产企业提留生产发展基金

B.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

C.劳动者以其收入支付服务行业劳务费用

D.生产企业向国家纳税

E.国家调整部分产品价格

[答案]BCE

(二)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考试内容:熟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涵义及构成,掌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基本原则。

1.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

积累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主要用作追加的生产资金部分。消费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用来满足劳动者个人消费及社会消费的那部分资金

(1)积累基金

积累基金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构成。在积累基金中,扩大生产基金是最主要的部分。

(2)消费基金

分为社会消费基金(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基金)

【例题·单选题】(2003、2004 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积累基金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积累基金的是( )。

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B.社会消费基金

C.国家管理基金

D.劳动报酬基金

[答案]A

2.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积累基金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消费基金代表着劳动人民的个人利益和当前利益。两者在根本上是相统一的。但两者也有矛盾的一面。它是在劳动者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可以通过正确的处理得到解决。

3.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总的说来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和消费,使积累基金要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3)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关系。

(4)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考试内容:熟悉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和内容,掌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1.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福利而提供物质帮助的各项措施的统称。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例题·单选题】(2005、2006 年)社会保障是通过( )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A.社会捐助

B.社会成员互助

C.国民收入再分配

D.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答案]C

2.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改革目标:完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资金来源多渠道,待遇结构多层次,保障方式多形式,管理体制法制化、社会化和规范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和完善的具体内容:

(1)完善和扩大社会保障项目,开展多种类的社会保险;

(2)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和扩大社会保障对象;

(3)加强社会保障立法,使社会保障法制化;

(4)实行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管理;

(5)建立多层次保障制度。

3.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

(2)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3)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

(4)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和筹集社会保险费用。

【例题·单选题】(2003 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这是因为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可以通过( )共同负担和筹集社会保险费,使劳动者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

A.政府和个人

B.政府和企业

C.企业和个人

D.政府、企业、个人

四、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考试内容:掌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加。两层含义: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是增加的;人均占有的商品和劳务也是增加的。

经济发展:不仅是一般的经济增长,而且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经济及社会发展程度等在内的各种结构的协调与优化。

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其中最基本、也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考试内容:掌握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及类型。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劳动、资本、土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种基本要素。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粗放型和集约型。

了解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途径。

【例题·单选题】(2008 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 )。

A.经济发展的目标形式

B.经济发展的决策模式

C.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

D.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

[答案]C

(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考试内容:熟悉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决策体系,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征。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首先要依据物质生产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其次要依据本国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再次要充分考虑到需要和可能,具有可行性。

经济发展目标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到 20 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第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第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了解三步走战略。

熟悉 2007 年 11 月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的新要求(68 页):六项内容,注意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

【例题·多选题】(2008 年)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所具有的特征包括( )。

A.指令性

B.全局性

C.阶段性

D.长期性

E.根本性

[答案]BDE

(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考试内容:掌握

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了“五个统筹”的任务目标,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开放和对外开放。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 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转变政府职能;(2)建立健全财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机制;(3)改变经济增长方式;(4)突出社会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解决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例题·单选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猜你喜欢

访问电脑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