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
A.企业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B.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C.投资性房地产摊余金额
D.投资性房地产的变动损益
2、2006年2月3日,深广公司销售一批材料给红星公司,不含税价格为1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当年3月20日,红星公司财务发生困难,无法按合同规定偿还债务,经双方协议,深广公司同意减免红星公司20000元债务,余额用现金立即偿清。深广公司对该项债权计提坏账准备5000元。红星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为()元。
A.20000
B.0
C.92000
D.117000
3、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30日,以每股12元的价格购人某上市公司股票50万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购买该股票支付手续费等10万元。5月22日,收到该上市公司按每股O.5元发放的现金股利。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每股11元。2007年12月31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550
B.575
C.585
D.610
4、某公司20×6年12月因违反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接到环保部门的处罚通知,要求其支付罚款1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税前扣除。至20×6年12月31日,该项罚款尚未支付。则20×6年末该公司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 )万元。
A.O
B.100
C.-100
D.不确定
5、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
A.现值
B.可变现净值
C.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
6、下列计价方法中,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是()。
A.期末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市价法
B.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个别计价法
C.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移动平均法
D.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先进先出法
7、下列各项中,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不反映的是()。
A.子公司向少数股东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B.少数股东对子公司增加权益性投资
C.子公司依法减资向少数股东支付的现金
D.子公司吸收母公司投资收到的现金
8、收到以外币投入的资本时,其对应的资产账户采用的折算汇率是()。
A.第一次收到外币资本时的折算汇率
B.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C.投资合同约定汇率
D.交易日即期汇率
9、下列会计差错更正中,应对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期初数进行调整的是()。
A.发现本期少记一项经济业务
B.发现本期错记账户
C.发现上年行政管理部门少计提折旧500元
D.发现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0、S公司为2002年12月份发现2000年12月已开始使用的一项固定资产尚未从“在建工程”科目结转至“固定资产”科目中。该项固定资产原价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均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政策一致。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则该项会计差错对企业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A.6.6
B.13.4
C.11.39
D.100
11、假定甲公司2007年2月1日以12360000元购入的建筑物预计使用寿命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按年计提折旧。200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元。
A.494400
B.412000
C.453200
D.41200
12、国内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2007年12月5日以每股7港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的H股10 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日汇率为1港元=1元人民币,款项已支付。2007年12月31日,当月购人的乙公司H股的市价变为每股8元,当日汇率为1港元=O.9元人民币。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元。
A.2 000
B.O
C.-1 000
D.1 000
13、甲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发行四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债券面值l 000 000元。票面年利率5%,发行价格950 520元。甲公司对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经计锋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该债券2008年度应确认的利息费用为()元。
A.50 000
B.60 000
C.47 526
D.57 031.2
14、乙公司6月初A.材料结存600公斤,单价为80元;6月10日和25日分别购买A.材料500公斤、500公斤,单价分别为82元和85元;6月12日和6月28日分别领用A.材料400公斤、500公斤;6月30日盘亏A.材料10公斤,单价为80元。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计算A.材料期末结存金额为()元。
A.56709.38
B.65718.87
C.56718.87
D.65709.38
15、企业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依据是()。
A.谨慎性原则
B.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权责发生制原则